中國乳業邁入全面振興新時期

      發布時間:2018-07-27 15:19:00    瀏覽次數:

      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乳企競爭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我國乳制品行業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生產發展、質量監管和消費引導,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中國乳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制造業,中國乳業邁出了全面振興的新步伐。
      作為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重要活動之一,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經濟日報主辦、中糧集團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協辦的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分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行業協會、監管部門、乳企代表及業內專家學者圍繞乳業質量安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以及乳制品消費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乳業整體水平居于高位
      2008年,中國乳業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浩劫。十年來,中國乳業為了重拾消費者信心,歷經風雨,砥礪前行,重塑乳業品牌旗幟。國家陸續完善了乳業法規政策和標準、制度,行業整頓和振興全面鋪開。
      “十年來,中國乳業通過社會共治在質量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級監管部門和企業對乳制品原料及產品中三聚氰胺的監測結果均為‘零’。”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在做《中國乳業十年巨變》報告時表示,中國原料乳質量目前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規模化牧場成為養殖和商品化生鮮乳的主力軍,企業的自有奶源比例逐步提升,生鮮乳的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在生鮮乳收購和運輸環節,嚴格執行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技術規范,生鮮乳收購站基礎設施、清潔設備、質量檢測、操作規范,管理防疫和衛生條件都顯著提升。”中國奶業協會期刊總編輯楊秀文進一步補充說,對生鮮乳收購站及運輸車進行信息化、精準化管理,有效保障了生鮮乳的質量安全,從而保障優質奶的生產。
      東北農業大學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姜毓君認為,當前,我國乳業的監管措施、法規標準的完善水平以及乳品行業裝備水平均居于高位。具體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準入門檻高,我國乳品生產許可尤其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許可是參照藥品的監管標準來要求,嚴于很多國家。二是抽檢頻率高、力度大,近年來我國監管部門進行了大量的抽檢工作,而且每一次抽檢的結果都向全社會進行公布,對企業的影響和處罰力度也很大。三是標準更新速度快。
      上半年1217個嬰配配方獲批
      嬰幼兒配方乳粉是重要的乳制品,其質量安全關系到嬰幼兒的身體健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介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始終把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2017年底,共批準了130家企業的952個產品配方注冊,覆蓋了市場上絕大多數境內外品牌,保證了市場穩定供應,注冊管理平穩過渡。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共完成1217個產品配方的審批,占2017年底前受理1342個配方注冊申請總數的90.7%,基本完成總局的注冊工作計劃。“通過實施配方注冊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標簽標識得到凈化,經過注冊的配方不再有虛假、夸大或未經證實的宣稱,不再含有不規范的模糊性詞語表述。”馬福祥說,下一步,將繼續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戰略,對標“四個最嚴”扎實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伊利集團副總裁陳福泉介紹了伊利管控品質的理念和經驗:“在我們看來,品質應該成為做好嬰幼兒配方奶粉、做大做強中國乳業的核心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才能振興中國乳業。”
      姜毓君表示,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99.5%的抽檢合格率已經很高,當然人們都希望是100%合格。對于不安全事件,應該持“零容忍”態度,但同時也要認清,乳品跟其他食品一樣是工業產品,很難做到零缺陷。
      技術創新促進行業升級
      中國乳業升級離不開創新的力量。楊秀文表示,好牛產好奶,乳業源頭質量安全十分重要。在國家重大科技、奶業關鍵技術研究的推動下,近年來在奶牛快速繁育技術、奶牛現代化集約飼養關鍵技術、優質飼草高效生產管理技術、奶牛主要疫病防治關鍵技術等研究與產業化開發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果,也推動了乳業的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目前中國乳品行業裝備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嬰兒配方乳粉生產方面。“可以說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嬰幼兒乳粉生產設備集中在中國,不論哪個新,哪個貴,幾乎在中國都能找到它們的影子。”姜毓君介紹說,國內很多乳企重視科技創新,研發能力日益提升,與國內外的一些研究機構、大學建立了很好的聯系,并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等。
      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柴艷兵表示,打造創新型經營主體,君樂寶乳業集團堅持引進一流生產設備,建設一流管理體系,創新一流產品理念,打造產業融合的創新經濟主體,盡管引進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設備涉及十幾個國家的20多項專利,但君樂寶每年研發投入的硬性要求規定要達到銷售收入的5%以上。

      信息不對稱仍是恢復消費信心難點之一

      盡管乳業經過多年來的規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有消費者對中國乳品感覺信心不足。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毛學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寧夏塞尚集團副總裁王詩麗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討論,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
      劉學聰表示,三聚氰氨事件是乳業的一個痛處,十年來,中國乳業迎來當前的好成績并不是一個終點,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消費者對于中國乳品消費信心在逐漸提升,未來會越來越好。
      王詩麗從生產型企業角度分享了她的觀點。“企業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面臨很多瓶頸,受區域等多重因素限制,大部分消費者沒有喝過我們的酸奶。但是在寧夏,我們的市場份額占70%以上,包括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時的銷量都沒有大幅下滑,這得益于當地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
      毛學英認為,造成消費者對中國乳品消費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行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沒能真正了解乳制品是如何生產、銷售的。她提出,如果能夠讓消費者更多地走進乳企,從奶牛養殖開始,看看奶牛吃什么住什么,擠奶之后企業又是怎樣來保證原料乳的質量安全等,能夠加強消費者的切身體會。
      君樂寶以開展工業旅游的方式,提升消費者信心。君樂寶工廠、牧場的全產業鏈免費對外開放,2017年參觀人次達到80萬人。建設農業產業示范園區,打造國際乳業小鎮,覆蓋乳制品行業主要的產品結構、產品類型,同時帶動了周邊的種植業、養殖業、物流業,推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食品報》2018-07-25